十中的岁月(2008-2013)

2007年我五年级去考少年班差11分被录取。母上带我参观十中,看见光荣榜10个清北+10多个华五,便下定决心:2008年一定要考进来!2008年夏天,和云轩奥数班的很多同学一起走进十中少年班。曾经也想过在这高手如林的班级中,混个得过且过也能接受。可惜2007年是南昌十中迄今为止最后的辉煌,我想以后也不会再有了。得过且过感觉多半是个笑话!
2013年高考,我的发挥并不理想,在十中少年班五年快乐的生活并没有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高考出分的时候我比任何人都淡定,我也看得出家人和老师们无不为我的失误感到惋惜,可这又如何呢?
离开十中两年之后,我在知乎上曾经写过这么一个答案“在南昌十中少年班就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内心还有千言万语,但是想来想去,能够说出的却只有这些。时间太短,遗忘太长,抓不住的何止是回忆。
2022年正值母校百廿校庆之际,我向母校微信公众号投稿了《少年班,教育的理想乡》一文,其中提到: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不是通过疯狂压榨把本该活力四射的孩子们培养成眼神空洞的做题机器的血汗工厂;有不少学校在“教书”方面做得很好,但并不是所有学校在“教书”的同时做到了“育人”。
南昌十中少年班是一个教育的“理想乡”,在这度过五年是我的一生之幸。
但是,当下的社会浪潮可能并不允许这样的“理想乡”继续存在。一个王朝总是有走向衰亡的时候,南昌十中少年班这个“王朝”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叱咤风云二十几年,最终在人们的争议与唏嘘中,于2018年高考结束之际正式画上句号。现在十中少年班早已淡出了普罗大众的视线,成为了一个被遗忘的王朝。
但请不要忘记,这个地方曾经是80年代国家首批“超常教育实验基地”之一,是率先开辟新赛道,探索教育新路线的一片乐园:这里培养过若干位省市高考状元、江西省第一位和第二位同年获得数理化三科省一的学生,打破过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江西赛区单届一等奖人数纪录,诞生过南昌市第一块CMO金牌(全国第二名)、江西省第一块东南赛金牌、江西省第一块西部赛金牌等等大多数学校迄今难以望其项背的辉煌!